这篇文章转自葡挞生活,一直觉得心理学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感到它说的和我自己的判断相吻合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拍案叫绝!
记得小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具体条件忘了,总之算下来“我有很强的心理透视能力”,忍不住暗暗高兴。与一个同学说了以后,他很是不屑的说“那你猜猜我现在在想什么?”,我看了他两眼后说“你在骂我”,那孩子大惊失色,忍不住说“那我在骂你什么?”,这个可实在猜不出来了……中国话里骂人的词句可是浩若烟海,不管如何,小时候建立的兴趣,影响是很大的。
————————————————————————-
这里想对最近读的一本书写个书评,这本书名字叫《决策与判断》:
请你把这本书封面上的扑克牌数字读出来。什么?5 A 7 5 3 ? 再仔细看看?
我是在作者的提示下才看出其中蹊跷的,3那张牌根本不是黑桃。其实我们的知觉已经被大脑形成的印象所掩盖,大脑已经认为那是个黑桃三,那么具体黑桃的形状便被“视而不见”了。在布鲁纳和波斯特曼的实验中,28个被试中有27个人(即96%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支配反应。这种现象在科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用沃尔特李普曼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 我们老是会看见自己预期会出现的事物,并且认为那个理所当然,但是往往事实并非如此。再举个例子,世界杯上两个国家队比赛,可能互有小动作和犯规。但是当你赛后让两方的球迷写下对方的犯规次数时候,结果肯定大相径庭。知觉本质就具有选择性,即便是一张扑克牌。
看了上面的例子,我想你对这本书大致有了点感觉。作者用六个部分,二十一章来讲述人们在日常决策和判断时候的一些出人意料的现象,并且介绍了其中理论。作者引用大量翔实的科学实验。全书非常严谨,有点学院派的感觉,但是读来又不会觉得很枯燥。(书后面的参考资料长达30页)
说下其中我比较有感触的理论吧,相信你也会有同感。
1. 人们总是选择性的记忆。比较美好的东西更容易被记住,而痛苦的东西则更容易被遗忘。
2. 晕轮效应。
如果一个mm聪明漂亮、善良大方、说话柔声细语。那么大多数人会相信倾向于在其他方面也都会不错,比如做饭应该很好吃(当然你也可以发挥想象其他方面)。虽然这可能毫无关系。
3. 问题不变,提问的方式变化也许会影响答案。
比如给你两个选项:A 100%的概率输掉¥50; B 25%的概率输掉¥200 ¥75的概率什么都不会输掉。大多数人会选择B,虽然这两种选择的数学期望其实是一样的。在面临损失时候,人们往往愿意冒风险去承受更大的损失。虽然有的时候这种选择是非理性的。(想想那些股票损失了,却不肯及时抽身出来的股民吧。或者想想那些在赌桌上亏了大本,却还要压大赌注想翻盘的赌鬼们。)另一个实验是给你三个选项 ABC 当选项的顺序不同,比如下次是BCA ACB时候 你会发现同样的问题 人们对于选三个选项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最后一个总是比较多些)。这一点在我们设计调查问卷时候最好考虑到。用作者的话说:“如果结果在经过了多种程序的测试之后依然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判断;如果不是,就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同志们,这才叫科学的态度!
4. 期望效用理论。
这个很有意思,说白了其实就是“金钱的效用随着财富的增加而递减”。画个图出来会更清晰:
在我没钱的时候,10块钱能吃顿大餐会高兴好几天。而对于一个百万富翁,同样的钱可能对他丝毫没有触动。由于财富的差异,同样数量的金钱所能带来的快乐可能打了好几个折扣。于是乎你知道,小马哥其实并不会像我等穷人想象得那样,因为有很多钱而天天乐开了花儿,因为财富对于他来说,效用已经极其有限了。
5. 描述性决策理论。
我们再来看两个简单的选择题。问题一:假如我吃饱了撑的要给你钱,你需要在下面两个选项中选一个:A 50%的概率获得¥1000 另外50%啥都没有;B-100%能获得¥500 。 没错,你八成会选择B。实际上,科学实验表示84%的人会选择B。 但是你再来看下面这题。问题二:假如我给了你1000块后突然后悔了,想拿回来点,还是两个选项让你来选择 A-50%的概率损失1000块 50%不损失 B-肯定会损失¥500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呢?八成是A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面临收益的时候往往是规避风险的。而面临损失时常常偏好风险。同时人们还会强调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大多数人在A-千分之一的概率赢得¥5000 和B-肯定会获得5块之间会倾向于前者(这种事天天发生,即使A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看看热火朝天的彩票投注站就知道了)。
6. 易得性直觉。
这里面描述了一种“手热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比如看NBA比赛,比如科比连续投中了3个三分球,那么解说员会说今天科比手很热,大家需要多传球给他。我们自己打球也是,如果连续进球的话,会觉得再次投球的命中率要高些。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Thomas Gilovich等人真正统计了一下费城七六人队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投篮和罚篮数据,发现连续投中几个球后,再次投中的概率和总体概率并没有差异!他们的研究当时在美国的体育界引起了轰动。关于易得性直觉还有一些陷阱,比如人们更容易被生动的描述所影响,所以在胃癌和被恐怖袭击两者之间,美国民众更倾向于高估后者的危害,而对前者疏于防范。
7. 锚定与调整。
人们对一个原来不太了解的东西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觉得了我们对这个东西的知觉。说得这么绕口,其实举个例子就很简单了。假如你看见一把没见过的乐器,标价10000块。那么你心里不自觉的就会对他有很高端的印象。如果在其他店里看到标价8000块的,你可能就很happy的买下来了(即使这个乐器其实只是成本不到200块的口琴)。这种心理在市场营销上最常见。你知道很多国际名牌在大陆的店面都很大,卖天价,能买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他们给了国人一个很高端的印象。所以你去看香港的名牌店,整天都被大陆的游客挤爆了,即使那里卖得只是比大陆便宜那么几个折扣而已。学习认知科学,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帮我们识破商家的伎俩。
8. 群体迷思。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里,而社会是大量的个体组成的,所以人的知觉判断免不了要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你知道吗,如果同时参与拔河的人越多,个体努力的程度就会越低。这也解释了为何越多人的团队效率往往越低,越难以管理,这叫社会性懈怠。在热闹的街道上发生抢劫,劫匪逃脱的可能性可能更大,因为很少有人会去施救。心理学家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是,人们不会像独自行动那样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在相对较大的群体中,给予帮助的责任会被分散。从众也是群体迷思的一种典型表现,实验表明,大多数的意见总是会左右少数人的意见,即使少数人的意见明显是正确的。少数的个体心理上会有一种很大的压力,迫使他改变主意,而这个压力更多的是心里产生,而非别人刻意施加。群体迷思真的很常见,拿我们开会举例子,经常会出现大多数人的声音淹没了少数人的声音,少数人到后来不愿意发表观点,甚至不说话的现象。而这样很可能让整个团队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进。避免群体迷思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尽量减少讨论和决策的人数,会议组织者把控节奏和平等话语权,应用六顶思考帽方法帮助大家更全面和科学的想问题。
其实并不是人多智慧就多,群体讨论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汇集的功能,而不是实质上的群体互动。从实际的角度看,解决难题的最好办法是让几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然后汇集他们的想法。这样好过大家在一个会议室七嘴八舌的讨论。
9. 行为陷阱。
现实生活中的行为陷阱太多了。延期陷阱,最典型的就是减肥和吸烟,短暂的满足快感总是会打败肥胖将来会造成的诸多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损失。所以大多数人选择把减肥和戒烟一直拖延下去。无知陷阱,在塑料刚出来的时候,因为成本低廉,方便实用,它被大量的使用,而造成现在我们恐怖的白色污染。而到现在我们幡然醒悟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一切都是因为当时我们的无知。其他的例子还包括杀虫剂和农药的大量应用使现在的超级害虫(抗药性极强)大量泛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食物农药残留指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一切还是源于当初陷入了无知陷阱,而现在想脱身又是何其的困难。投入陷阱,更好解释了。你已经在一个赌桌上输了很多的钱,而驱动你继续玩下去的原因很可能是“既然已经投入了这么多”,那么继续投下去直到回本,即使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投资,适用于失败的产品,你非理性的继续坚持在泥潭,是因为你已经深陷了投入陷阱。恶化陷阱,最典型的就是吸毒。为了解毒瘾,人们不得不去吸食更多,反而让毒瘾越来越重。这个道理也适用在吸烟。这回你知道为啥戒烟这么困难了吧,至少有两个行为陷阱在那里等着你。
作者在最后回顾里总结了一下。其实我们认知和决策方面的偏差并不一定都是坏的,而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也不在于判定偏差是好是坏,这本书只是在讲现象而已。不管看了书之后我们能不能有意规避那些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为,规避那些行为陷阱。我想,认识自己多一些,总没有坏处吧。
很有趣,也很有用,多谢